伊人免费视频二,韩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三上悠亚影音先锋,japanese精品久久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駐荷大使談習近平訪荷:將譜寫中荷關系新篇章

2014年03月19日 13:53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海牙3月17日電 題:中國駐荷蘭大使談習近平訪問荷蘭:將譜寫中荷關系新篇章

  中新社記者 沈晨

  應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及首相呂特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3月22日至25日對荷蘭王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中國駐荷蘭大使陳旭3月17日下午在荷蘭首都海牙接受記者采訪,他表示習近平主席此訪將為中荷關系發(fā)展注入新的動力,將兩國關系推向更高水平。

  中國國家元首首訪荷蘭意義重大

  陳旭介紹說,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是中荷兩國建交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荷蘭,也是亞歷山大國王接待的首次國事訪問,對兩國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此訪是“兩會”之后中國領導人首次出訪,荷蘭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后首次訪問歐洲的第一站。

  陳旭透露,習近平主席將分別會見亞歷山大國王及荷蘭議會領導人,同首相呂特舉行會談,雙方將簽署涉及農(nóng)業(yè)、能源、金融、文化等領域的多項合作協(xié)議。此訪主要目的一是進一步鞏固雙方友好合作關系,共同規(guī)劃雙邊關系發(fā)展藍圖,二是全面推進各領域互利合作,三是就地區(qū)合作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交換意見。

  中荷友好關系成為“范例”

  陳旭指出,中荷兩國都是20世紀法西斯侵略戰(zhàn)爭受害國,都堅定維護戰(zhàn)后國際秩序,都面臨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課題,都主張貿(mào)易自由化,在不少領域有很大的優(yōu)勢互補空間。相信只要始終著眼大局和長遠,堅持互尊互信、互惠互利的原則,中荷關系一定會繼續(xù)成為不同幅員、不同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不同制度國家間友好合作的范例,兩國將會攜手建立更加成熟穩(wěn)定、有利于共同發(fā)展的中荷關系,并為促進世界和平、穩(wěn)定、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他表示,中荷之間文化、制度、發(fā)展階段不同,但有著廣泛的共同追求和共同利益。荷蘭人被稱為“歐洲的中國人”,原因之一就是兩國人民具有勤勞智慧、熱愛和平的共性。

  中荷雙方國際事務溝通良好

  陳旭指出,中荷雙方在馬里維和、索馬里護航等國際行動中合作順暢,在反恐、防擴散、反對投資和貿(mào)易保護主義等議題上有較多共識。

  他認為,此次習近平主席應邀出席核安全峰會,顯示了中方在國際事務上對荷方的支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雙方在多邊領域的互動。

  中荷關系全方位發(fā)展態(tài)勢喜人

  陳旭回顧兩國關系歷史時指出,荷蘭是率先承認新中國的少數(shù)西方國家之一。1972年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以來,雙邊關系雖歷經(jīng)風雨,但總體保持向前發(fā)展的良好勢頭。進入21世紀,兩國高層往來頻繁,政治互信加深,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發(fā)展勢頭愈加喜人。

  他提到,2013年,中荷兩國貿(mào)易額突破700億美元,荷蘭連續(xù)11年成為中國在歐盟第二大貿(mào)易伙伴。2010年以來中國連續(xù)4年成為荷蘭第二大外資來源國。雙方農(nóng)業(yè)、科技、水利等領域的合作在中歐合作中處于領先地位。每年人員往來超過100萬人次,有8000名中國留學生在荷學習,從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飛中國的航線有7條,居歐洲機場首位。

  他說,中荷建交42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經(jīng)驗值得珍視。只要始終著眼大局和長遠,堅持互尊互信、互惠互利的原則,中荷關系就一定會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下去。(完)

(責任編輯:孫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中國共產(chǎn)黨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